四川平昌易浩英:最美“爱心妈妈”书写无私大爱-德孝人物-德孝中华周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孝人物 >> 内容

四川平昌易浩英:最美“爱心妈妈”书写无私大爱

时间:2017/11/11 7:43:43 点击:

  核心提示:《百姓中国周刊》四川讯(王诸德)大爱浇灌花朵,慈心润育希望。四川省平昌县同州街道办事处文化街社区易浩英,用全部“母亲”温暖孤儿余沐柳,她被誉为最美“爱心妈妈”,备受人们关注,她的故事让不少人感动,还被...

《百姓中国周刊》四川讯(王诸德)大爱浇灌花朵,慈心润育希望。四川省平昌县同州街道办事处文化街社区易浩英,用全部“母亲”温暖孤儿余沐柳,她被誉为最美“爱心妈妈”,备受人们关注,她的故事让不少人感动,还被多家媒体报道。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四川省关工委执行主任张中伟先后到平昌视察关工工作时,得知易浩英的事迹后大加赞赏。

  查卫生意外发现余沐柳是“孤儿”

  那是2012年,易浩英还是文化街社区环卫协管员,一天,她和几个环卫人员检查卫生。当易浩英她们来到辖区“雷坡石”三叉路口,发现原福利厂废弃的破厂房里住有父女两人,父亲名叫余仲伍,女儿名叫余沐柳,当时已有12岁。

细心的易浩英看到屋子里非常潮湿,摆放杂乱,衣物、被盖特别脏,散发出一股恶臭味。余仲伍的女儿余沐柳蓬头垢面,穿的衣服、裤子又破烂又脏。

余仲伍过去是个流浪汉,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其实,余沐柳并非亲余仲伍的亲身女儿。那是10多年前的一天,刮起秋后的凉风,让人不禁打起寒颤,在县城流浪的余仲伍,来到159队汽车站转悠寻觅残羹剩饭,只听车站旁的小巷里传来婴儿哭声,他近前一看,地上襁褓中包裹着一个女婴。当时,不少人围观但都摇摇头离开了。余仲伍怜悯之心油然而生,把襁褓中的女婴抱回“家”救了这条小生命。

据余仲伍回忆,当时襁褓中只塞了一张字条,写着出生时间农历九月十八午夜。他推算了一下,孩子应该就是当天凌晨一点左右出生的,他拣的时候已有差不多10个小时,孩子已奄奄一息,如果再过一个小时孩子肯定没命了。

余仲伍住在原福利厂废弃的破厂房里,自从有了这个“女儿”,不得不去拣破烂、打零工十天半月挣的钱给“女儿”买奶粉,总算把“女儿”养活。

易浩英得知小沐柳身世后,看她又黑又瘦弱的身体已严重缺乏营养。此时此刻,易浩英想到小沐柳所处的生存环境,和自己孩子比起来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小沐柳何况不是呢?她不由得阵阵辛酸,暗暗落泪。

及时汇报“父女”俩被解除困境

易浩英看到余仲伍这个家庭处境的确很特殊,小沐柳因为养父在县城无户籍,她也无合法收养手续。“父女”俩生活生存也面临很大困难,举步维坚。

易浩英还了解到小沐柳渴望上学,可她因为户籍问题12岁了还上不了学。没办法,余仲伍把她送到进修校附属小学去“旁听”。但是,没人理解、同情小沐柳的遭遇,同学嫌她身上又脏又臭不愿搭理她,老师给了她一个“特殊”待遇,在教室的最后面单独放了张课桌让她听讲课。

当天,易浩英向社区领导反映了余仲伍“父女”俩情况。当时,还是原江口镇所管辖,镇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胡勇烈听了社区的汇报后特事特办,他立马找到民政、公安等部门经过协调沟通,201210月,办妥了余仲伍和余沐柳户籍、收养手续,小沐柳终于名正言顺地走进了校园。

当年,易浩英又多方奔走,给余仲伍父女争取社会救助金1000元。还解决了他们的低保,享受每年1000多元的廉租住房补贴,每月还享受55元的米、面、油爱心生活救助。2013520日,在县民政局安排下投入达10000余元,将他们租住的房屋重新装饰、粉刷一新,添置了部分家俱。

小沐柳有了“妈妈”成“宠儿”

“不!不能让沐柳再这样下去了!”虽然政府解决了余沐柳家的暂时困难,易浩英想到她的遭遇,脑海里总是一幕幕沐柳可怜的样子,她始终觉得小沐柳在如此环境中不利于成长。

后来,易浩英通过一番思考,决定把照顾小沐柳的担子接过来,让她有个快乐成长环境。易浩英把余沐柳的情况以及她的想法向公公、公婆、丈夫开诚布公谈了,开始,有些不太愿意接受,但听易浩英说的那么动情也感到辛酸,找不出任何反对的理由,就这样全家人意见答成了一致。

第二天,易浩英和其他几个环卫工专门去给余仲伍收拾房间清洁,告诉余仲伍她要把沐柳带回自己家帮助照顾,余仲伍想了想同意了。

易浩英有一双儿女正读书,她在社区上班,夫妻二人工资加起来也就3000多元,一家6口人吃、喝、拉、撤已经够呛,再添上余沐柳就更紧巴了,而易浩英却说,只要能照顾好小沐柳,日子过紧点她心甘情愿。

小沐柳毕竟被余仲伍哺养了10多年,加上在那种环境中长大,养成了沉默寡言。当易浩英要拉她走,沐柳腼腆的低着头,不说一句话拽胳膊不走,易浩英和大家耐心说服,她“父亲”也给她做工作才去了易浩英家。

回到家,易浩英花了几百元钱先给沐柳买来新衣新裤,给她洗头、洗澡,从头到脚换了一身新。易浩英总是买来好吃的给沐柳补身体,住了一段时间,小沐柳脸上开始变得红润了。

慢慢地,小沐柳被易浩英浓浓的“母爱”滋润了她“冻结”的心灵,脸上开始有了笑容,也对易浩英和她家人说话了,她还把易浩英叫“易妈妈”。易浩英第一次听到小沐柳叫她“易妈妈”悲喜交加,感到十分欣慰、高兴。

易浩英只要一有空就教小沐柳学习,督促她洗澡换衣服,教她怎样做人,教她懂得感恩,要她以后孝顺养父,因为是他救了她的命,不然就没有她今天的存在。

割不断和“女儿”“母女”情

“不行,这样要不得!”余沐柳在易浩英家住了一段时间,又回到了养父身边。作为女性,易浩英心细、敏感,突然有一天她突然想到余仲伍家只有一张床,沐柳已经10多岁的姑娘了,“父女”俩睡在一张床上不合适。于是,她马上又把沐柳接到她家和自己女儿一起睡。

易浩英向社区领导谈了这个情况,都觉得应该解决。通过与县民政局协调,把余沐柳安排到了坦溪镇敬老院住,专门给了她一个单独房间,在坦溪小学插班读书。“母女”分开一段距离,易浩英每到夜晚都很惦记、牵挂“女儿”,为了方便联系,她还给余沐柳买了手机,想“女儿”的时候就打个电话。每周除了抽时间去坦溪看一次“女儿”,周末亲自去接她回家,沐柳想吃什么,易浩英就去买回来,亲自下厨做一大桌好吃的饭菜。

“易妈妈,我想你了!”易浩英回忆,一天晚上九点多钟,沐柳给她打来一个电话,当听到“女儿”说想她,眼泪刷刷就涌了出来,当晚就失眠睡不着。第二天天刚麻麻亮,易浩英就起床赶到坦溪看“女儿”,母女俩一见面便拥抱在一起,热泪滚滚。

2012年以来,每年春夏秋冬,易浩英都要花几百元钱给沐柳买换季衣服。每月要带“女儿”洗头、洗澡至少3次以上。每年还要带“女儿”检查一次身体。万忙中还辅导沐柳学习,给她做心理疏导。

每学期开学,买好书包、文具、日用品,易浩英亲自给“女儿”送到学校去。每年中秋节,专门买了月饼去学校陪“女儿”一起过节。九月十八是沐柳的生日,易浩英要买上蛋糕去给女儿过生。她还和学校领导,沐柳的班主任建立了“爱心电话”,随时了解沐柳的学习情况。

在学校难免有同学揭伤疤,易浩英告诉笔者,个别同学说沐柳没爹没娘是个孤儿,她回到住处悄悄地哭。得知此事后,易浩英赶到学校,找来那些同学给他们轻言细语说明情况,要他们多关心帮助,不能说让她伤心的话。几个同学连连给她道歉,说阿姨对不起,以后再也不说余沐柳坏话了,我们都好好照顾她。此后,果然同学们再也沒有乱说,还和沐柳相处得很好。

5年的相处,5年的关爱,已17岁的余沐柳和易浩英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母女”情。而今,对于余沐柳易浩英说在她心目中已经就是她的“女儿”了,不管付出多少,哪怕日子过紧点,她都要照顾沐柳直到长大成人,完成她的学业。

易浩英真是个热心肠,照顾一个非亲非故的小姑娘硬是无微不至,不是亲身胜亲身!采访中,笔者看到大家对于易浩英无私奉献的精神,无不竖起大拇指啧啧赞叹!

作者:王诸德 来源: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百姓中国周刊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工作指导 | 周刊荣誉 | 德孝基金 | 联盟派驻 | 志愿申请 | 志愿查询 | 德孝小记 | 驾驶查询 | 德孝记者 | 人员查询 | 基金人员 | 讲师查询 | 荣誉讲师 | 青年讲师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院  邮编:100733  电话:010-65365235   京ICP备2021002118号   京ICP备2021002178号
    网络文化增值信息服务许可编号:文信京[2009]09128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12031号   投搞箱:dxzhzk@163.com  法律顾问 北京泽永律师事务所主任
版权所有 德孝中华周刊所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德孝中华周刊》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本网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站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