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浩特市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德孝乡镇-德孝中华周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孝乡镇 >> 内容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时间:2023/7/27 14:44:00 点击:

  核心提示: 《百姓中国周刊》内蒙古乌兰浩特讯(朱明喜乌兰浩特市老促会)近年来,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坚持“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让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并蒂花...

    《百姓中国周刊》内蒙古乌兰浩特讯(朱明喜 乌兰浩特市老促会)近年来,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坚持“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让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 “并蒂花开”,提升了各族群众的幸福感。

 

在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有一栋被称为“民族团结小菜园”的种植大棚。走进“民族团结小菜园”,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翠绿的柿子藤蔓爬满支架,一串串西红柿缀满枝头,产业技术指导员王永成正在大棚里叮嘱种植户温玉凤种植西红柿的注意事项。

说起这个汉族小伙,大棚的主人——蒙古族温大姐赞不绝口,“我种大棚有四年了,今年棚温有点低,柿子秧卷叶子了,幸亏王技术员经常来指导我,我的大棚种植越来越好,收入也越来越多了。”

 

在乌兰浩特市洮儿河湿地风光景区,既“看得见山”又“望得见水”的独特自然风光,让坐落于北门50米处的红联大食堂成为洮儿河畔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自20228月建设以来,红联留守处将40万元村集体发展资金投入到食堂内购置餐饮设施,同时增加就业岗位20余个,带动周边各族农户季节性务工,让越来越多村民端稳“生态碗”、吃上“旅游饭”,共享乡村旅游发展红利。

“大食堂开业以来,我就在这里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这里生意挺火爆,在这里工作很充实,还能给家里增加一份儿收入,我感觉很好。”乌兰浩特市城郊办事处红联小六队红联大食堂工作人员杨春兰这样说道。

 

发展是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的“金钥匙”,产业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抓手。乌兰浩特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工作有机结合,实现了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实现了各族群众增产增收,共享繁荣发展硕果。

作者:朱明喜 乌兰浩特市老促会 录入:dxhebeiczhou 来源:德孝中华周刊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工作指导 | 周刊荣誉 | 德孝基金 | 联盟派驻 | 志愿申请 | 志愿查询 | 德孝小记 | 驾驶查询 | 德孝记者 | 人员查询 | 基金人员 | 讲师查询 | 荣誉讲师 | 青年讲师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院  邮编:100733  电话:010-65365235   京ICP备2021002118号   京ICP备2021002178号
    网络文化增值信息服务许可编号:文信京[2009]09128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12031号   投搞箱:dxzhzk@163.com  法律顾问 北京泽永律师事务所主任
版权所有 德孝中华周刊所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德孝中华周刊》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本网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站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