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最大IPO上演“最后的疯狂”-德孝培育-德孝中华周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孝培育 >> 内容

阿里最大IPO上演“最后的疯狂”

时间:2016/7/4 15:43:30 点击:

  核心提示:再过10多个小时,阿里巴巴就要在纽交所敲钟了,几天之前,一则名为马云创业初期吹牛视频的创业鸡汤也悄然开始在网络上和微信圈里传播开来。对于马云和他的团队来说,此前15年所有的隐忍,都是为了9月19日这一...

再过10多个小时,阿里巴巴就要在纽交所敲钟了,几天之前,一则名为“马云创业初期吹牛视频”的创业鸡汤也悄然开始在网络上和微信圈里传播开来。对于马云和他的团队来说,此前15年所有的“隐忍”,都是为了9月19日这一天去美国资本市场“收割和释放”,除了值得庆贺之外,无可厚非。

这也是典型的阿里式公关节奏,一边是阿里人喧天的庆功锣鼓,一边是施舍喂饱屌丝们的心灵“鸡汤”。

可是,如果你对阿里巴巴的发家史有一定的了解,你就会发现,这是一生下来就“志存高远”的公司,因为除了“最大”之外,你几乎找不到更恰当的形容词来描述阿里巴巴这个国内商业中的“庞然大物”了:“最大ipo”、“最大市值”、“最大融资额”、“最大电子商务公司”、“最大c2c和b2c平台”、“最大支付工具”......

阿里巴巴:资本下的“金蛋”

关于资本如何“嗜血”,英国政治家托·约·登宁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名言:资本“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杀头的危险。”

从“新经济”一词诞生之日起,众所周知,商业互联网就是依靠资本力量催熟的。然而,对于资本爱憎难分的态度,国内的互联网创业者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承认规则的合理性,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另一种就是当当李国庆和马云的“纠结模式”,前者曾经抱怨当当在美上市时的承销商大摩(摩根史坦利)给当当股票发行价定得太低而不断吐槽,甚至在微博上和“大摩女”公开对骂,后者则是在和雅虎展开了长达10年的股权拉锯战,互有腹诽和公开指责。

资本家和创业家从来都是短暂合谋的甜蜜的“露水夫妻”。7年前的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b2b业务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13.5港元,收盘价达到39.5港元,首日涨幅近200%,超额认购256倍,市值高达257亿美元,超过当时的百度和腾讯,成为中国网络第一股。此前的申购过程中更是冻结散户资金超过4530亿港元,创港交所历史之最。4个月后,市值即缩水1500亿港元,最低时股价跌至3.46港元,在2012年2月公布其私有化消息前,其股价也不足10港元。2012年6月20 日,阿里巴巴以13.5港元(即5年前的发行价)完成退市。有评论认为,阿里巴巴“上市五年,使用了股民为其带来的几十亿美元无息贷款”,而媒体则称马云是太过高明的资本玩家,5年间“用平价买进一个净利润增长了6倍多、现金增长了25倍的企业”。5年,阿里b2b平价退市,股民分文不赚,而同时期的百度和腾讯的股价收益超过了10倍。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关于我们 | 工作指导 | 周刊荣誉 | 德孝基金 | 联盟派驻 | 志愿申请 | 志愿查询 | 德孝小记 | 驾驶查询 | 德孝记者 | 人员查询 | 基金人员 | 讲师查询 | 荣誉讲师 | 青年讲师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院  邮编:100733  电话:010-65365235   京ICP备2021002118号   京ICP备2021002178号
    网络文化增值信息服务许可编号:文信京[2009]09128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12031号   投搞箱:dxzhzk@163.com  法律顾问 北京泽永律师事务所主任
版权所有 德孝中华周刊所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德孝中华周刊》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本网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站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