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空军朝战真相:毛主席的最后决定感动了斯大林-德孝古今-德孝中华周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孝古今 >> 内容

苏联空军朝战真相:毛主席的最后决定感动了斯大林

时间:2021/2/18 22:35:58 点击:

  核心提示: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这场战争本来只是朝鲜半岛上南、北两方的民族内战,后来美国、中国等多个国家都有不同程度卷入。 我们都知道,美国全面武装干涉了朝鲜战争,中国也出兵...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这场战争本来只是朝鲜半岛上南、北两方的民族内战,后来美国、中国等多个国家都有不同程度卷入。

 我们都知道,美国全面武装干涉了朝鲜战争,中国也出兵朝鲜,进行了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那么作为当时社会主义阵营的“扛把子”苏联呢?苏联究竟有没有出兵支援北朝鲜?

 

 随着各国历史档案的解密,尤其是俄罗斯、中国的历史档案的逐批开放,这个问题的真相愈来愈大白于天下。毛主席的最后决定感动了苏联当时的领导人斯大林,而这,就引发了后来的苏联空军朝战的真相。

 一、远东惊雷:朝鲜战争爆发始末

 1948年,朝鲜半岛上的南北双方相继建立了政权,半岛正式分裂成两个部分。南北双方都宣称自己拥有朝鲜半岛的主权,也都想要用武力统一另一方。

 美苏两国各自扶持自己的势力范围,对它们来说,自己所扶持的一方若能统一朝鲜半岛,那必然是件好事。毕竟这意味着自身的势力范围的扩大。

 但即便如此,南北双方及其幕后老板美苏,谁也不敢贸然开第一枪:对于南北双方而言,没有后台大佬的支持,发动战争无异于天方夜谭;而两个超级大国更是担心擦枪走火,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那么,这种微妙的平衡如何被打破?

 

 近年来的各国解密档案均显示:经历一系列曲折过程,朝鲜领导人得最终到了苏联的默许,决定先发制人,武力统一。中国为了保家卫国、捍卫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以及维护世界和平,毅然出兵朝鲜,写了可歌可泣的抗美援朝壮丽篇章。

 其实,朝鲜方面对于武力统一朝鲜半岛的设想由来已久,但最初都是遭到中苏两国拒绝的。

 从苏联方面看。作为一个有着强烈“大国沙文主义”色彩的领导人,斯大林绝不会为他国“火中取栗”。更不可能在没有实际好处的情况下,仅仅为了朝鲜统一,就开罪美国。况且二战刚结束,苏联国内需要大力进行发展,民众极度厌战。

 

 中国方面则是百废待兴,加之国内本身还未完全稳定,纵然有心也无能为力。当然,毛主席方面曾毫不避讳地表示:待国家统一大业完成之后,便可派军支援朝鲜。

 两大社会主义国家的拒绝帮助令朝鲜方面失望,但其国内对于统一的呼声从未削弱,朝鲜领导人更是始终坚持统一半岛的决心。可小国宏愿,没有大国作为支撑,如何能够如愿?况且朝鲜半岛局势本就不够单纯。

 某种意义上,朝鲜半岛在当时是社会主义对战资本主义的战场,南北朝鲜两个国家在美苏的扶持之下本就是一种焦灼状态。此时不论哪个国家率先发动战争,都是将局势推往一个危险的境地。

 这也和苏联的顾虑不谋而合,朝鲜方面一旦开战,是否会招致美国的反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还未散尽,苏联如何能够承受这样的局部战争所可能带来的无限后患。

 

 所以,朝鲜半岛的局势虽然紧张,但因中苏的不支持态度,始终保持着一种诡异的平静。但是,这份平静并未持续太久。1950年1月,苏联方面表示同意朝鲜方面的武力进攻计划。

 苏联态度为何180度大转换?因为朝方表示会将这场战争速战速决,并且苏方也截获了美方所谓的不入半岛情报。

 朝鲜得到苏联的支持,自然是信心满满,可对于中国,这无疑是个噩耗。因为朝鲜半岛一旦开战,我方所面临的局面是美国随时可能加入战局,令整个战况变得扑朔迷离。作为鸭绿江畔的“邻里”,美国光顾了朝鲜,如何会忘却“挑衅”中国,甚至侵吞我国利益和权益。

 可作为当时的“社会主义领头羊”苏联都同意了进攻计划,我国能做的,只是被动接受这一事实。于是,在远东炸起了一声“惊雷”,全世界为之震动。

 二、义利统一:中国毅然出兵朝鲜

 苏联算盘打得哐哐响,朝鲜方面更是把一切都设想得过分美好,两国都笃定美国不会加入战局。可事实是“啪啪”打脸,美军在1950年9月仁川登陆成功,后依托强大的制空权,迅速扭转了战局。并开始了对朝鲜北部和中朝边境的的狂轰滥炸。

 

 朝鲜战争的局势发生了严重的变化,北朝鲜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毛主席感到中国派兵入朝作战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了。毛主席在与苏联军事顾问会谈提到,中国军队已做好了出兵的准备。

 但当时,即使是中国国内也对这场战争有不同意见。最终在毛主席等人的坚持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解释之后,中央高层统一了思想。中共中央政治局最终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毛主席立即派周总理和林彪前往黑海,向正在休养的斯大林表明情况。

 

 那么,当时的中国为什么在国内国困民贫、百废待兴,国际上“群狼环伺”的情况下,出兵援助朝鲜?笔者认为这就是,既要维护国家利益,又要坚守国际道义的“义利统一观”的最佳诠释。

 古人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即便是在与穷凶极恶的日寇斗争中,中国也始终没有忘记国际道义。社会主义朝鲜人民统一国家的战争是进步和正义的事业,是朝鲜民族的内政,中国人民表示理解和支持。

 而美国悍然入侵和干预朝鲜解放战争,是典型的霸权主义恶性。中国绝不隔岸观火,这就是“义”。

 

 当然,在国际政治中,“国家利益至上”是永恒的国家法则,任何国家概莫能外。但与美苏不同,中国坚守的是合理正当、不损人利己的国家利益:所谓“户破堂危,唇亡齿寒”,一旦美国大兵压到了鸭绿江边,中国就相当于背上了一个“炸药包”。

 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东北地区是共和国工业化的“心脏”。东北不稳,工业不兴,国家建设如何谈起?为了国家安全稳定和长久利益,中国绝不袖手旁观,这就是“利”。

 三、苏联空军参战:毛主席感动了斯大林

 关于中国为什么出兵朝鲜,坊间一直有一种说法:中国参与朝鲜战争是毛主席交给斯大林的一张“投名状”。何为“投名状”?熟悉小说《水浒传》的朋友都知道,林冲入伙梁山,首先需要杀人越货,向山寨交上一份大礼,以示自己归附之心,这份礼物就是“投名状”。

 

 这种说法就认为,中国进行抗美援朝是在讨好苏联,以便融入社会主义阵营。结合档案材料和逻辑分析可以发现,这种说法实际上是“阴谋论”者的无稽之谈。现实情况是,毛主席捍卫国家利益和社会主义阵营团结的决心和勇气感动了斯大林。

 

 再加上战局变化,苏联担心美国占领朝鲜全境,于己不利。最终才开始大规模支持中国的抗美援朝,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派遣苏联空军入朝参战。

 1.毛主席捍卫国家利益和国际和平的决心

 实际上,朝鲜战争的发展局势,以及美国对此的反应,是极大超出斯大林的预料的。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终于爆发了。朝鲜人民军越过了“三八线”,势如破竹,迅速占领汉城,而南朝鲜军队不堪一击。

 对于武装统一朝鲜半岛,朝鲜领导人一直保有非常乐观积极的态度。他认为,美国并未做好干涉朝鲜半岛战争的军事准备。即便准备充分了,美国没有干涉中国的内战,那也就不会干涉朝鲜的内战。

 所以,他向斯大林和毛主席都明确表示朝鲜人民军队能够自己解决问题,取得战争最终的胜利。然后,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美国对此反映强烈。

 

 战争爆发的当天下午便促使联合国通过谴责朝鲜的提案,开始向南朝鲜提供军事支援,并且很快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对朝鲜进行全面的武装干涉。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一度“不知所措”,对中国参战的态度更是模棱两可,甚至飘忽不定。

 朝鲜领导人多次约见苏联驻朝大使什特科夫,请求苏联的援助。斯大林将目光转向中国,在电报中指示请毛主席尽快与朝鲜联系。

 而此时的毛主席正在作着积极的准备工作。在美国直接参与战争的情况下,毛主席决定中国将组成穿着人民军制服的志愿军对抗美军,并告诉莫斯科,目前在东北已集中了十二万兵力。

 

 周总理还与朝鲜领导人取得联系,并告诉他中国政府会向朝鲜提供一切支持,希望朝鲜向中国提供朝鲜地图500张,并及时通报朝鲜的前线作战情况。

 接到消息后,朝鲜领导人及时地向苏联大使什特科夫通报了这个情况,并表明朝方希望得到中国的帮助。但什特科夫并未给出明确的答复。

 朝鲜领导人又向苏联使馆通报了朝鲜驻北京的代表与毛主席的会谈情况:毛主席推断这次战争因为美国的加入,将是一场需要长期作战的战争,答应给予朝鲜的步枪、机枪、重机枪、迫击炮、骡子等物资将于尽快起运。

 

 什特科夫

 毛主席还说,如果朝鲜需要兵力的援助,中国可派自己的军队去朝鲜作战。可当朝鲜领导人询问莫斯科对这件事的意见时,什特科夫却表示“一无所知”。

 随后,什特科夫发往莫斯科的电报中提出,请斯大林尽快给出对于中国出兵朝鲜的意见,以便在日后答复朝鲜领导人。然而,斯大林却迟迟未给予答复。经过几次试探,朝鲜领导人也明白了,不到万不得已的是时刻,苏联是不会同意中国出兵朝鲜的。

 

 实际上,斯大林想要通过这场战争达到其控制朝鲜半岛的目的,所以如果战争是靠中国军队打赢的,那么这一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了。毛主席所表现出的急于出兵的心情,也很可能引起了斯大林对他的猜忌。

 并且,根据苏联使馆交于斯大林的关于朝鲜局势的综合报告显示,朝鲜人民军已摆脱战争刚爆发时遭遇美国空军袭击的恐慌情绪,重现振奋了起来,愈战愈勇。

 

 鉴于此,斯大林决定暂不出兵。但其态度开始有所软化,并向朝鲜领导人表示,“如果需要,我们可以再向朝鲜空军提供强击机和歼击机。”但此时朝鲜劳动党领导人内部也就是否接受中国军队的帮助发生分歧。

 一部分人认为仅凭一己之力已无法打败美国人,必须请求中国军队的援助。朝鲜领导人认为,苏联已在军事武器上对朝鲜提供了帮助,再去请求中国的帮助与理不通。况且,对于此事苏联还未明确表态,朝鲜领导人不得不有所顾虑。

 

 随后,战况急剧直下,北朝鲜方面在美国现代化军队的猛烈打击下,越发陷入被动。苏联驻朝鲜大使什特科夫在发给莫斯科的电报中甚至表示:“汉城即将沦陷,朝鲜人民军的主力部队向北撤离的道路被切断了。”

 朝鲜领导人也向斯大林发了求救电报,请求斯大林派苏联空军来朝支援。同时,他也给毛主席发了一封求援信。面对紧张的局势,斯大林终于同意中国军队入朝作战。斯大林随之电告中共中央,询问中国是否可以通过灵活的方式入朝作战。

 

 而毛主席在回复斯大林的电报中明确提出:中国可以以派遣人民志愿军的方式参战,但急需苏联援助,尤其是空军支援。

 然而,斯大林最终在给毛主席的电报中作出这样的决定:中国暂不出兵朝鲜,建议朝鲜领导人撤离北朝鲜。原来,斯大林向周总理表示,苏联空军至少要在两个月之后才能出动。斯大林的顾虑不仅在于不愿公开与美国对抗,而且还在于对中国急于出兵的不放心。

 所以,苏联空军迟两个月再出动,就是要给自身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留一个回旋的余地。接着,斯大林向朝鲜通报了中国军队还未做好出兵准备的结果,建议平壤的政府机关和各国外交使团开始撤离。


 就在这个时候,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中国再次决定出兵朝鲜。得知情况后,斯大林紧急致电朝鲜领导人将撤退的时间向后拖一拖。迫于中国决定立即派兵的情况,斯大林不得不表态,苏联空军即使可以出动也只能到鸭绿江边,不能入朝配合中朝作战。

 得知这一不利消息之后,毛主席紧急召集领导人议事。但经过几番激烈的讨论,中国领导层最终决定“秘密出兵朝鲜”。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中国出兵朝鲜的历程可谓“一波三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参战各方都有着复杂的国家利益考量。

 

 从本次战争的“主角”北朝鲜方面看,最初的朝鲜领导人可谓是“蜜汁自信”,坚持通过单打独斗,一统河山。在认清自身实力不济后,又主要寄希望于苏联。中国在其战略规划中始终处于“备胎”地位;而苏联的态度最为“纠结”:

 一方面斯大林希望借助朝鲜领导人之手控制整个朝鲜半岛,但害怕因此与美国正面冲突。希望得到中国的帮助,又怀疑中国的能力,甚至担心中国通过朝鲜战争“势力坐大”,威胁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的“独霸”地位。

 

 再反观中国,我们党和人民在知道自身实力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支持朝鲜人民解放事业、打击侵略者嚣张气焰、保卫祖国边境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毅然决然“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中国保家卫国和捍卫世界和平的意志和决心最终感动了斯大林。苏联驻华大使通知周总理,表示苏联空军部队可以越过鸭绿江,立即支援作战。

 2.斯大林对国家利益的多维度考量

 那么斯大林统一支持中国抗美援朝,仅仅是出于感动么?作为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其主要考量因素当然还是国际利益。

 

 首先从朝鲜的地缘战略位置看。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沈志华通过对苏联解密档案的研究发现,斯大林作出派空军参战的时间节点正好是与我国签订《中苏协定条约》后的第二天。而该条约中又一条重要的内容:中国将收回旅顺、大连港的主权。

 这也就意味着苏联将失去在太平洋的天然不冻港。所以,如果能够通过战争将整个朝鲜半岛收入麾下,那么苏联将获得半岛南部的优良港口,它在远东的战略地位就有所保障了。

 其次从中苏关系的视角看。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主要集中于中东欧,位于远东的中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如前文所述,朝鲜问题直接关乎中国和平稳定的核心利益,自然也成为影响中苏关系的重要变量。

 如果苏联对战争坐视不理或者支持力度不够,极有可能影响中苏友好关系,损害苏联在远东亚太地区的利益。由此观之,朝鲜战争中的中苏合作,是两国利益相互协调合作的结果,绝非中国单方面的“投名状”。

 

 最后从国际格局视角看。众所周知,当时的世界已分裂为,分别以美苏两大国为首的两大阵营。经典国际政治理论认为,霸权国能够维系自身地位的重要条件,就是要为成员国提供国际公共产品。

 美苏冷战正酣之际,如果任由美国推翻朝鲜领导人政权,其实也就意味着苏联向美国示弱:小弟快被打惨了,大哥能不吱声?

 这样一来,社会主义阵营成员国将会对苏联,能否为本国提供安全公共产品的能力和意愿,产生严重质疑。苏联“社会主义旗手国”地位的合法性,很可能随之动摇。稍有不慎,甚至可能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土崩瓦解。

作者:编辑中心 来源:德孝中华周刊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工作指导 | 周刊荣誉 | 德孝基金 | 联盟派驻 | 志愿申请 | 志愿查询 | 德孝小记 | 驾驶查询 | 德孝记者 | 人员查询 | 基金人员 | 讲师查询 | 荣誉讲师 | 青年讲师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院  邮编:100733  电话:010-65365235   京ICP备2021002118号   京ICP备2021002178号
    网络文化增值信息服务许可编号:文信京[2009]09128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12031号   投搞箱:dxzhzk@163.com  法律顾问 北京泽永律师事务所主任
版权所有 德孝中华周刊所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德孝中华周刊》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本网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站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